匠心筑城 管理赋能——南京市政院2024年度优秀优秀管理者风采录
2025-03-18

在南京市政院,管理者如同精密齿轮的润滑剂,既需把控全局的战略视野,又需深耕细节的务实精神。2024年,四位来自不同部门的优秀管理者——公司给排水专业总工吴昊、组织人事部部长刘志芳、设计五院副院长丁建波、设计三院院长助理李春辉,以各具特色的管理智慧,共同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

一、吴昊:技术体系的筑基者

作为公司给排水领域的技术领军人之一,吴昊以“标准先行、创新驱动”为核心,助力构建公司技术管理的四梁八柱。

技术标准迭代

他参与制定公司产品高品质交付体系和三标体系修订,编制《公司给排水专业技术提升计划》等4项文件,将“高品质交付”理念贯穿项目全周期。2024年,他参与抽查4个生产院8个项目,发现并指导整改景泰县污水处理厂设计缺陷,避免重大质量风险;参与编制《质量管理奖惩制度》,推动质量管理流程标准化。同时,他完成4次技术讲座,随时帮助各院解决水专业疑难问题,为公司内部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技术转化

在绿色低碳领域,吴昊引进消化AOA工艺,并成功应用于大庆东风污水厂(9万m³/d)等项目,累计设计费超600万元。其撰写的《AOA工艺研究进展及在城镇污水厂中的应用》为行业提供重要参考。全年组织、参与技术交流和技术考察十余场,包括主持“绿色低碳水厂设计研讨会”,组织考察武汉极限脱氮尾水处理厂等标杆项目。

重大项目护航

他深度参与30余项重点工程,从燕子矶水厂改建到江心洲污水系统二通道项目,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在南京水专项工作中,主持方家营大塘调蓄池、城北、城东污水厂提标方案设计,推动关键技术落地。

-----------------------------

二、刘志芳:柔肩担重任的铁娘子

这位雷厉风行的女性管理者,以“柔肩担重任”的姿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管理者的责任与担当。她不仅在管理上运筹帷幄,更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带领团队攻坚克难。

区域管理:重塑团队战斗力

初任北部区域副院长时,刘志芳面对的是分散在天津、北京、兰州的三个分院——合同混乱、数据缺失、团队各自为战,区域管理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她在北上之后,迅速核对产值、梳理台账、摸清家底,重建起组织架构。她建立人员考核细则,充分发挥团队潜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统一指挥与管理。在行情下行的困境中,她受命整合三家分院,做了大量细致且艰难的工作,最终打造出更具战斗力的团队。

项目攻坚:一线拼搏显担当

在大庆污水处理厂项目中,刘志芳也是冲在一线。从项目承接、驻场管理到沟通协调,她亲力亲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她凭借卓越的经营能力和周到的服务,获得业主的高度好评。项目承接当年便实现70%的回款率,这不仅是她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她团队管理能力的彰显。

人员调整:高效响应集团战略

2024年10月,集团对总院进行战略调整,为响应集团号召,刘志芳再次挺身而出。她抛下两个孩子,紧急从天津调回南京,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她通过大量走访,制定工作预案,高效完成组织调整、减员增效的任务,达到集团要求。

-----------------------------

三、丁建波:逆境破局的实干家

在新生设计五院“零基础”起跑的困境中,丁建波以“铁脚板+硬技术”蹚出发展新路。

回款经营得力

在四季度回款攻坚期,丁建波辗转多个项目现场,不但追回拖欠5年的尾款,还对今年刚中标的项目进行收费,攻坚期回款占部门总额的49.5%。2024年,丁建波还实现了在南京市场的突破性进展。他通过频繁的现场调研、会议汇报和及时响应业主要求,展现了出色的市场经营能力,并为后续进一步深耕市场奠定了基础。

技术管理筑基

作为设计五院的总工程师,面对部门成立初期的“五连败”投标困局,他主导制定《前期成果高质量交付规定》等文件,组织《设计流程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讲座和培训,编制《项目负责人职责》等5项制度,发挥设计五院市场经营与生产紧密合作的长处,助力提升中标率,稳定军心。

团队淬火成钢

在公司重大项目海口项目中,丁建波作为项目技术总负责和组织协调人,连续驻场奋战40天,统筹协调10个专业、近30人的项目组,高效推进各子项的技术方案和初步设计,实现进度收入1169.54万元。期间,在经历家庭变故等困难时,他迅速调整状态,继续投入项目一线,展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

四、李春辉:脱下长衫的破界者

从道桥设计师到区域市场开拓者,李春辉用四年时间完成了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这位扎根一线的管理者,以技术为根基、以服务为纽带,在转型与突破中诠释了南京市政院人的责任与担当。

从技术尖兵到市场先锋

2010年,李春辉入职南京市政院,从道桥设计起步,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迅速崭露头角。担任项目负责人期间,他以技术和服务赢得客户信任,以存带增,成功开拓并稳固了片区市场。2020年,面对道桥业务收缩的困境,时任道桥副总工的李春辉积极响应公司号召,毅然转型市场经营。他深知技术背景是独特优势,将专业能力转化为市场突破口,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积极的服务意识,迅速适应新角色,从技术骨干成长为经营干将。

筑牢区域市场根基

2024年,他带领团队斩获12个江宁区域项目,涵盖排水、道桥、景观等多个专业,通过3年努力,将江宁成为设计三院的重要业务根据地。他以江宁为突破口,逐步将业务拓展至全市其他区域,为2025年的市场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攻克两项“硬骨头”回款任务:追回2016年秦淮河景观项目尾款和2019年文山市西连接线互通道路工程费用,破解长期资金沉淀难题,展现了卓越的市场攻坚能力。

以匠心实现专业破壁

作为道桥专家,李春辉并不熟悉排水专业。为了让所属项目安全落地,他被安排分管排水所。凭借出色的管理能力,他迅速梳理在手项目,摸清团队成员的性格和特长,实现人岗匹配。他安排排水专业人员驻场,控制项目问题源头;推行“驻场日记”制度,强化前后端协同,缩短驻场反应时间,有效解决了泰州项目排水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他不仅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还增强了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

四位优秀管理者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管理的本质——是科学,更是艺术。他们用数据丈量责任,用脚步践行担当,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这种管理智慧的传承与创新,终将转化为城市建设的永恒丰碑。

在南京市政院,管理者如同精密齿轮的润滑剂,既需把控全局的战略视野,又需深耕细节的务实精神。2024年,四位来自不同部门的优秀管理者——公司给排水专业总工吴昊、组织人事部部长刘志芳、设计五院副院长丁建波、设计三院院长助理李春辉,以各具特色的管理智慧,共同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

一、吴昊:技术体系的筑基者

作为公司给排水领域的技术领军人之一,吴昊以“标准先行、创新驱动”为核心,助力构建公司技术管理的四梁八柱。

技术标准迭代

他参与制定公司产品高品质交付体系和三标体系修订,编制《公司给排水专业技术提升计划》等4项文件,将“高品质交付”理念贯穿项目全周期。2024年,他参与抽查4个生产院8个项目,发现并指导整改景泰县污水处理厂设计缺陷,避免重大质量风险;参与编制《质量管理奖惩制度》,推动质量管理流程标准化。同时,他完成4次技术讲座,随时帮助各院解决水专业疑难问题,为公司内部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技术转化

在绿色低碳领域,吴昊引进消化AOA工艺,并成功应用于大庆东风污水厂(9万m³/d)等项目,累计设计费超600万元。其撰写的《AOA工艺研究进展及在城镇污水厂中的应用》为行业提供重要参考。全年组织、参与技术交流和技术考察十余场,包括主持“绿色低碳水厂设计研讨会”,组织考察武汉极限脱氮尾水处理厂等标杆项目。

重大项目护航

他深度参与30余项重点工程,从燕子矶水厂改建到江心洲污水系统二通道项目,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在南京水专项工作中,主持方家营大塘调蓄池、城北、城东污水厂提标方案设计,推动关键技术落地。

-----------------------------

二、刘志芳:柔肩担重任的铁娘子

这位雷厉风行的女性管理者,以“柔肩担重任”的姿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管理者的责任与担当。她不仅在管理上运筹帷幄,更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带领团队攻坚克难。

区域管理:重塑团队战斗力

初任北部区域副院长时,刘志芳面对的是分散在天津、北京、兰州的三个分院——合同混乱、数据缺失、团队各自为战,区域管理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她在北上之后,迅速核对产值、梳理台账、摸清家底,重建起组织架构。她建立人员考核细则,充分发挥团队潜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统一指挥与管理。在行情下行的困境中,她受命整合三家分院,做了大量细致且艰难的工作,最终打造出更具战斗力的团队。

项目攻坚:一线拼搏显担当

在大庆污水处理厂项目中,刘志芳也是冲在一线。从项目承接、驻场管理到沟通协调,她亲力亲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她凭借卓越的经营能力和周到的服务,获得业主的高度好评。项目承接当年便实现70%的回款率,这不仅是她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她团队管理能力的彰显。

人员调整:高效响应集团战略

2024年10月,集团对总院进行战略调整,为响应集团号召,刘志芳再次挺身而出。她抛下两个孩子,紧急从天津调回南京,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她通过大量走访,制定工作预案,高效完成组织调整、减员增效的任务,达到集团要求。

-----------------------------

三、丁建波:逆境破局的实干家

在新生设计五院“零基础”起跑的困境中,丁建波以“铁脚板+硬技术”蹚出发展新路。

回款经营得力

在四季度回款攻坚期,丁建波辗转多个项目现场,不但追回拖欠5年的尾款,还对今年刚中标的项目进行收费,攻坚期回款占部门总额的49.5%。2024年,丁建波还实现了在南京市场的突破性进展。他通过频繁的现场调研、会议汇报和及时响应业主要求,展现了出色的市场经营能力,并为后续进一步深耕市场奠定了基础。

技术管理筑基

作为设计五院的总工程师,面对部门成立初期的“五连败”投标困局,他主导制定《前期成果高质量交付规定》等文件,组织《设计流程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讲座和培训,编制《项目负责人职责》等5项制度,发挥设计五院市场经营与生产紧密合作的长处,助力提升中标率,稳定军心。

团队淬火成钢

在公司重大项目海口项目中,丁建波作为项目技术总负责和组织协调人,连续驻场奋战40天,统筹协调10个专业、近30人的项目组,高效推进各子项的技术方案和初步设计,实现进度收入1169.54万元。期间,在经历家庭变故等困难时,他迅速调整状态,继续投入项目一线,展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

四、李春辉:脱下长衫的破界者

从道桥设计师到区域市场开拓者,李春辉用四年时间完成了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这位扎根一线的管理者,以技术为根基、以服务为纽带,在转型与突破中诠释了南京市政院人的责任与担当。

从技术尖兵到市场先锋

2010年,李春辉入职南京市政院,从道桥设计起步,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迅速崭露头角。担任项目负责人期间,他以技术和服务赢得客户信任,以存带增,成功开拓并稳固了片区市场。2020年,面对道桥业务收缩的困境,时任道桥副总工的李春辉积极响应公司号召,毅然转型市场经营。他深知技术背景是独特优势,将专业能力转化为市场突破口,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积极的服务意识,迅速适应新角色,从技术骨干成长为经营干将。

筑牢区域市场根基

2024年,他带领团队斩获12个江宁区域项目,涵盖排水、道桥、景观等多个专业,通过3年努力,将江宁成为设计三院的重要业务根据地。他以江宁为突破口,逐步将业务拓展至全市其他区域,为2025年的市场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攻克两项“硬骨头”回款任务:追回2016年秦淮河景观项目尾款和2019年文山市西连接线互通道路工程费用,破解长期资金沉淀难题,展现了卓越的市场攻坚能力。

以匠心实现专业破壁

作为道桥专家,李春辉并不熟悉排水专业。为了让所属项目安全落地,他被安排分管排水所。凭借出色的管理能力,他迅速梳理在手项目,摸清团队成员的性格和特长,实现人岗匹配。他安排排水专业人员驻场,控制项目问题源头;推行“驻场日记”制度,强化前后端协同,缩短驻场反应时间,有效解决了泰州项目排水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他不仅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还增强了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

四位优秀管理者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管理的本质——是科学,更是艺术。他们用数据丈量责任,用脚步践行担当,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这种管理智慧的传承与创新,终将转化为城市建设的永恒丰碑。

下一条:NJMD-节日 | 我院举办“三八节”女职工盱眙文化体验一日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