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千帆仍少年 ——南京市政院与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
2019-01-14

201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在历时2年多的封闭大修之后全线恢复通车。同时,这也是大桥通车50周年的纪念日。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新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双层公铁两用桥,于1968年12月29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面对国际友人,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告诉他们:“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座自力更生的纪念碑,更承载着共和国老一辈桥梁专家的辛劳和智慧。

原南京市政院院长石开云老先生就是这许多桥梁专家中的一位,在南京长江大桥恢复通车之际,石老院长也写下了南京市政院人与大桥的缘分与回忆。


关于南京长江大桥公路引桥两端双曲拱桥设计的回忆

原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院长 石开云

我于1968年主持了南京长江大桥公路引桥两端连接城市交通部分的双曲拱桥(简称“大桥双曲拱桥”,下同)施工图设计,并组织当时我们南京市勘测设计院(编者注:南京市勘测设计院为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前身)全体设计人员参加了"大桥双曲拱桥”施工现场劳动和对双曲拱桥进行了施工技术配合。

在庆祝南京江大桥通车50周年之际,南京电视台记者于2018年7月对我进行了“大桥双曲拱桥”设计的采访,央视CCTV4频道对"南京长江大桥“,作为"国家记忆”特別节目,于2018年12月23日也播放了"大桥双曲拱桥”设计这部分内容,这使我恍如昨天,对这一具有中国风情特色的"大桥双曲拱桥”设计进行了有意义的回忆,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让我终身难忘!


大桥01.jpg

当时我院接到这项设计任务,明确要采用高填土设计方案。我院领导非常重视这一工程设计,立即组织院市政设计室从事道桥设计的相关人员对高填土设计方案进行论证。

大家认为高填土方案说起来简单,但要实施起来其缺陷很多。

它是要在城市里建一条土堤。土堤高度大多在12米上下,填土考虑到两侧的边坡底脚的总宽度达100多米。其土方量大得惊人,约需要37万立方米,南岸把象山的土全部取过来也不够,还要从很远的地方去运土。北岸的土堤长度虽短,而要从更远的地方去运土,大量的土方运费也很高。而实施时要进行大量的民房折迁和征地,还影响城市环境,切断水系,堵塞交通,与它相交的铁路、公路就有好多条,处理起来也很困难。而填土的沉降问题一时也不可能得到解决。高级路面做不上,若干年内还要培土加高,翻修路面。维护费用也很大。论证的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做高架桥方案比较合适。

要设计高架桥采用什么结构形式比较合适呢?大家又进行了认真的、详细的分析比较。

如果这部分采用大桥主桥公路引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要我们南京市来实施,在技术上和施工安装设备上当时均不具备条件。如果采用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小跨度梁式结构与先进的长江大桥工程又不相匹配。

当时正好无锡市苏松源等桥梁建设技术人员创造的双曲拱桥诞生。它外形美观,造价低,施工安装无需大型机械设备,并能节省钢材。它能不能应用到长江大桥上?

经过激烈的争论,我院桥梁专家张思让和汪琬如、宰秀文、陈德霖、杨惠芳、周陶娥、徐竞立、吴惠鑫等工程师结合江苏南京建桥实践。大家一起积极建议把双曲拱桥应用到举世闻名的南京长江大桥上。

但仍有人为此质疑不休,说“双曲拱桥是个新东西,对它的许多方面还没有认识,不能为新而新,双曲拱桥只能做人行桥,不能做车行桥,只能做小跨度桥,不能做大跨度桥,更不能应用到南京长江大桥上"。又说“南京长江大桥技术政策性强,鉴定标准是国家标准,验收资料是要交给国家的”。

为此我们把工作做得要有依据,于是我们结合夫子庙内秦淮河段上的“白露桥”(现叫文源桥)的改建,把“白露桥”设计为跨度20米的双曲拱桥。在桥建成后进行了荷载试验,测试结果非常理想,为我们设计双曲拱桥提供了依据,从而鼓舞了我们采用双曲拱桥设计方案的信心。

当时省、市主管部门对此项工程设计也很重视,除了我们对白露桥双曲拱桥进行了荷载试验外,又专门成立了双曲拱桥试验小组,除市里有关部门技术人员参加,省交通厅还专门派方唏、楼强生、王乃璐等工程师参加。

试验小组在“大桥双曲桥”工地现场结合实际设计的“大桥双曲拱桥”跨度,做了同跨度双曲拱桥裸拱荷载试验,这次试验报告更切合实际,所得数据更加可靠,从而使我们的"大桥双曲拱桥”设计更有可靠的依据,因此我们的“大桥双曲拱桥”设计,得到了大桥建设指挥部的批准,并正式组织实施。

大桥02.jpg

当"大桥双曲拱桥”建设正式进行时,也就是在1968年,当时社会上流行一项政策,知识分子要接受劳动教育(改造),市里决定我院全体设计人员下放到石佛寺农场劳动。

当时我们的主管局南京市城建局领导王鑫同志,分别向市和大桥建设指挥部建议让我们不去石佛寺农场劳动,而到“大桥双曲拱桥”建设工地劳动。建议得到市里的同意,并获得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大桥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彭冲同志的批准。

因此我院全体设计人员到“大桥双曲拱桥”建设工地,一边劳动,一边对“大桥双曲拱桥”进行施工技术配合。经过施工、设计等部门广大职工的艰苦奋斗,“大桥双曲拱桥”与大桥主体工程一起于1968年底建成通车。

为了检验大桥的承载力,南京军区许世友将军调动了重型坦克从大桥上浩浩荡荡行进,"大桥双曲拱桥”部分安然无恙!大桥验收组对"大桥双曲拱桥”的承载能力也非常滿意!其验收也顺利通过。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547447614710705.jpg

石开云,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第一任院长,结构专家,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93年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1994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勘测设计院院长及江苏省优秀勘测设计院院长称号。曾担任江苏省力学学会会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道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地质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

石开云从事结构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三十六年中,取得的研究和贡献是:主持并组织设计了长江大桥双曲拱桥、南京城北排水工程、玄武饭店、南京商场、厦门海滨大厦、中央门立交桥等20多项省、市重点项目;在专业设计方面,参加的铁心桥工程获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东山桥获南京市优秀设计奖;南湖居住区获江苏省优秀设计奖。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不论是南京长江大桥,还是老一辈的南京市政院专家,他们改变了南京的历史,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跨越的桥,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都渗透着这些先辈的智慧。他们所需要的不是被人纪念,而是展现生命的意义、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南京市政院人一直坚守的使命。

201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在历时2年多的封闭大修之后全线恢复通车。同时,这也是大桥通车50周年的纪念日。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新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双层公铁两用桥,于1968年12月29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面对国际友人,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告诉他们:“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座自力更生的纪念碑,更承载着共和国老一辈桥梁专家的辛劳和智慧。

原南京市政院院长石开云老先生就是这许多桥梁专家中的一位,在南京长江大桥恢复通车之际,石老院长也写下了南京市政院人与大桥的缘分与回忆。


关于南京长江大桥公路引桥两端双曲拱桥设计的回忆

原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院长 石开云

我于1968年主持了南京长江大桥公路引桥两端连接城市交通部分的双曲拱桥(简称“大桥双曲拱桥”,下同)施工图设计,并组织当时我们南京市勘测设计院(编者注:南京市勘测设计院为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前身)全体设计人员参加了"大桥双曲拱桥”施工现场劳动和对双曲拱桥进行了施工技术配合。

在庆祝南京江大桥通车50周年之际,南京电视台记者于2018年7月对我进行了“大桥双曲拱桥”设计的采访,央视CCTV4频道对"南京长江大桥“,作为"国家记忆”特別节目,于2018年12月23日也播放了"大桥双曲拱桥”设计这部分内容,这使我恍如昨天,对这一具有中国风情特色的"大桥双曲拱桥”设计进行了有意义的回忆,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让我终身难忘!


大桥01.jpg

当时我院接到这项设计任务,明确要采用高填土设计方案。我院领导非常重视这一工程设计,立即组织院市政设计室从事道桥设计的相关人员对高填土设计方案进行论证。

大家认为高填土方案说起来简单,但要实施起来其缺陷很多。

它是要在城市里建一条土堤。土堤高度大多在12米上下,填土考虑到两侧的边坡底脚的总宽度达100多米。其土方量大得惊人,约需要37万立方米,南岸把象山的土全部取过来也不够,还要从很远的地方去运土。北岸的土堤长度虽短,而要从更远的地方去运土,大量的土方运费也很高。而实施时要进行大量的民房折迁和征地,还影响城市环境,切断水系,堵塞交通,与它相交的铁路、公路就有好多条,处理起来也很困难。而填土的沉降问题一时也不可能得到解决。高级路面做不上,若干年内还要培土加高,翻修路面。维护费用也很大。论证的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做高架桥方案比较合适。

要设计高架桥采用什么结构形式比较合适呢?大家又进行了认真的、详细的分析比较。

如果这部分采用大桥主桥公路引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要我们南京市来实施,在技术上和施工安装设备上当时均不具备条件。如果采用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小跨度梁式结构与先进的长江大桥工程又不相匹配。

当时正好无锡市苏松源等桥梁建设技术人员创造的双曲拱桥诞生。它外形美观,造价低,施工安装无需大型机械设备,并能节省钢材。它能不能应用到长江大桥上?

经过激烈的争论,我院桥梁专家张思让和汪琬如、宰秀文、陈德霖、杨惠芳、周陶娥、徐竞立、吴惠鑫等工程师结合江苏南京建桥实践。大家一起积极建议把双曲拱桥应用到举世闻名的南京长江大桥上。

但仍有人为此质疑不休,说“双曲拱桥是个新东西,对它的许多方面还没有认识,不能为新而新,双曲拱桥只能做人行桥,不能做车行桥,只能做小跨度桥,不能做大跨度桥,更不能应用到南京长江大桥上"。又说“南京长江大桥技术政策性强,鉴定标准是国家标准,验收资料是要交给国家的”。

为此我们把工作做得要有依据,于是我们结合夫子庙内秦淮河段上的“白露桥”(现叫文源桥)的改建,把“白露桥”设计为跨度20米的双曲拱桥。在桥建成后进行了荷载试验,测试结果非常理想,为我们设计双曲拱桥提供了依据,从而鼓舞了我们采用双曲拱桥设计方案的信心。

当时省、市主管部门对此项工程设计也很重视,除了我们对白露桥双曲拱桥进行了荷载试验外,又专门成立了双曲拱桥试验小组,除市里有关部门技术人员参加,省交通厅还专门派方唏、楼强生、王乃璐等工程师参加。

试验小组在“大桥双曲桥”工地现场结合实际设计的“大桥双曲拱桥”跨度,做了同跨度双曲拱桥裸拱荷载试验,这次试验报告更切合实际,所得数据更加可靠,从而使我们的"大桥双曲拱桥”设计更有可靠的依据,因此我们的“大桥双曲拱桥”设计,得到了大桥建设指挥部的批准,并正式组织实施。

大桥02.jpg

当"大桥双曲拱桥”建设正式进行时,也就是在1968年,当时社会上流行一项政策,知识分子要接受劳动教育(改造),市里决定我院全体设计人员下放到石佛寺农场劳动。

当时我们的主管局南京市城建局领导王鑫同志,分别向市和大桥建设指挥部建议让我们不去石佛寺农场劳动,而到“大桥双曲拱桥”建设工地劳动。建议得到市里的同意,并获得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大桥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彭冲同志的批准。

因此我院全体设计人员到“大桥双曲拱桥”建设工地,一边劳动,一边对“大桥双曲拱桥”进行施工技术配合。经过施工、设计等部门广大职工的艰苦奋斗,“大桥双曲拱桥”与大桥主体工程一起于1968年底建成通车。

为了检验大桥的承载力,南京军区许世友将军调动了重型坦克从大桥上浩浩荡荡行进,"大桥双曲拱桥”部分安然无恙!大桥验收组对"大桥双曲拱桥”的承载能力也非常滿意!其验收也顺利通过。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547447614710705.jpg

石开云,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第一任院长,结构专家,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93年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1994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勘测设计院院长及江苏省优秀勘测设计院院长称号。曾担任江苏省力学学会会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道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地质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

石开云从事结构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三十六年中,取得的研究和贡献是:主持并组织设计了长江大桥双曲拱桥、南京城北排水工程、玄武饭店、南京商场、厦门海滨大厦、中央门立交桥等20多项省、市重点项目;在专业设计方面,参加的铁心桥工程获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东山桥获南京市优秀设计奖;南湖居住区获江苏省优秀设计奖。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不论是南京长江大桥,还是老一辈的南京市政院专家,他们改变了南京的历史,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跨越的桥,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都渗透着这些先辈的智慧。他们所需要的不是被人纪念,而是展现生命的意义、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南京市政院人一直坚守的使命。

上一条:NJMD-党建 | 江苏区域党建工委召开主题教育总结会 下一条: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政院院长夏文林为市两会建言献策